前几年还在朋友圈晒“全幅单反+红圈头”,现在怎样身边玩拍照的朋友都换微单了?别以为这仅仅简便一点那么简略,真懂拍照的都知道,背面其实是整整一场拍照观念和器件逻辑的大转型。
单反自带反光板和五棱镜,说白了便是机械结构太杂乱,机身就像一块砖,再加上个镜头,动不动便是两三公斤。现在谁还想这么拍?出门拍照还得练举重吗?
而微单就太懂人了,取消了反光镜这玩意儿,体积直接砍半,重量轻个三四成不说,许多新出的镜头也是轻量化规划,背着它拍婚礼、扫街、游览,整个人都灵活了。就拿佳能R100来说,500克左右,塞个背包,真的想走就走。
曾经用单反拍照,心里总是忐忑:快门一按,曝光准禁绝?色温对不对?全赖经历瞎猜。
微单就不一样了。电子取景器和实时屏幕的存在,简直是“所见即所得”的模范。你调一个参数,屏幕上立马显现拍出来是怎样,曝光高不高、白平衡对不对、布景虚化程度,都一望而知。特别对新手,这便是“拍照自决心制作机”,内行也能更快捉住创意不跑偏。
这不是赶潮流,而是单反实在太落后了。拍视频这事儿,讲究高帧率、4K、稳定性,还有接连对焦。成果单反受制于机械结构,动不动录几分钟就发热,拉风箱、掉帧、糊焦样样来。
反观微单,像索尼A7系列、富士X-H系列,不只4K 60P轻松搞定,五轴防抖、实时追焦、录音接口也配得明明白白,做内容、拍短视频,怎样用怎样顺。
你看单反体系,那些镜头规划早年就定型了。由于得留空间给反光板,镜头结构很受约束,光圈大了就变成“铁锅炖自己”,不是重便是虚。
微单由于法兰距短(简略说镜头离感光元件更近),就可以造出许多你曾经不敢想的东西。像佳能那支RF 28-70mm F2,变焦镜头里直接做到大光圈,全段都能虚布景,并且画质不输定焦。还有唯卓仕、铭匠这些国产镜头,质量也渐渐变得硬,花小钱能体会大画质。
单反的相位对焦体系很“传统”,受限于副镜和对焦模块的方位,掩盖面其实不大,边际区域根本靠命运。而微单直接使用传感器对焦,全屏掩盖不说,还能做到“人眼辨认”“动物辨认”,甚至连鸟眼都能锁住。
别不信,我用索尼A6400敲打篮球的场景,运动员怎样动,它都能追着人眼跑。曾经拍婚礼拍抓拍,错焦是粗茶淡饭,现在微单连小孩乱跑都能稳稳对上。
说到底,单反并没有完全被筛选,它仍旧合适某些特定用处,比方新闻拍照、长期拍照、极点气候下的稳定性。但关于大多数人,特别是创造者、视频党、自在职业拍照师,微单才是真实的“生产力东西”。
咱们要的不再是粗笨的机械典礼感,而是更轻、更快、更准、更自在的创造空间。说白了,现在换微单,不是跟风,而是看清了未来方向。
美国工程师在华人公司干了4年,完全溃散:下午5点焦虑活,早上8点要成果!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
库克对 Vision Pro 仍决心满满,深信在苹果未来版图中占一席之地
40 台 iPhone 拍照:苹果展现 Kroi 乐队创造的新 MV《Method》
荣耀畅玩 70 Plus 手机曝光:6.77 英寸 LCD 屏、7000mAh 电池